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中国垃圾处理现状,包括垃圾焚烧发电的处理能力和处理量,以及存在的产能冗余问题。同时,文章强调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不同类型的垃圾需要不同的处理设施,推进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建设是必要的。最后,作者指出我们应当共同关注各类垃圾的分类和处置,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水平。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中国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及缺口
中国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为86.2万吨/日,提前实现规划目标。同期,全国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量为62.9万吨/日,存在23.3万吨/日的缺口。一些地区出现“垃圾不够烧”的情况。
关键观点2: 规划、设备、协调问题
垃圾处理出现缺口的原因包括规划乐观估计未来需求、设备产能冗余、协调问题。一些地方上马炉排炉设备可能导致产能冗余。
关键观点3: 垃圾处理与财政关系
市政垃圾处理成本由各地财政承担,本地建焚烧设施成本低,因此过去存在“县县建厂”的情况。但如交由邻近市县处理,会增加运输成本和处理费。
关键观点4: 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不同类型的垃圾需要不同的处理设施。推进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建设是必要的,因为随意丢弃或不当处理垃圾可能导致环境问题。因此,我们应当共同关注各类垃圾的分类和处置。
关键观点5: 中国垃圾处理能力的提升与治理挑战
中国已成为垃圾焚烧产能世界第一大国,但仍需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水平,从增量扩张向精细管理、提质增效转变。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