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高分子科学前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爱华教授AM:可回收偶氮苯弹性体织物,实时紫外线剂量监测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公众号  · 化学  · 2025-08-09 07:5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偶氮苯-热塑性聚氨酯(Az-TPU)与压电材料P(VDF-TrFE)复合纤维的实时太阳能UVA剂量监测器。该监测器能够响应UVA辐射,具有光谱选择性、动态响应、可拉伸性和可回收性,可应用于户外紫外线剂量实时监测。文章详细描述了器件的设计策略、工作机制、性能优化、实际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技术背景

太阳紫外线辐射对皮肤健康构成威胁,现有的紫外监测技术面临挑战,如无机半导体传感器缺乏柔韧性、钙钛矿材料成本高且不耐弯折、光致变色材料无法实时量化数据。

关键观点2: 研究亮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爱华教授团队开发出一种基于偶氮苯-热塑性聚氨酯(Az-TPU)与压电材料P(VDF-TrFE)复合纤维的实时太阳能UVA剂量监测器,该器件具有光谱选择性(315-400 nm)、动态响应(0-20 mW·cm⁻²)、可拉伸性且可回收。

关键观点3: 器件设计

器件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采用偶氮苯基团作为光响应单元,在UVA照射下发生顺反异构化,产生压电信号。器件的分子结构设计实现了物理交联网络和均匀微相分离结构,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

关键观点4: 器件性能

器件在80毫秒内响应UVA辐射,在0.05-50 mW·cm⁻²光强范围内保持优异线性相关性(R²=0.997),并能在10%拉伸应变下动态工作。结合蓝牙传输技术,可实现户外紫外线剂量实时监测。

关键观点5: 实际应用

该技术在户外实际应用中表现出色,能够滤除UVB/可见光干扰,晴/阴天监测误差 < 1%,连续工作240小时性能无衰减。未来通过规模化生产,该技术有望成为个人健康管理的核心组件,为皮肤癌预防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