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高分子科学前沿

同济大学赵莹研究员团队Adv.Sci.:可编程多模态三维变形液晶弹性体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公众号  · 化学  · 2025-08-09 07:50
    

主要观点总结

中国科学家在同济大学联合宁波大学进行了一项基于液晶弹性体的可编程可逆3D变形技术的突破性研究。该研究实现了材料像生命体一样的“活”起来,具有多级3D形态切换和颜色变化的能力。这项研究解决了传统柔性驱动器无法实现复杂曲面和“3D到3D”形变的难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首创基于液晶弹性体的可编程可逆3D变形技术

该研究通过双应变编程技术破解了复杂曲面和“3D到3D”形变的难题,实现了生命级的自适应响应。

关键观点2: 实现可编程分级变形

通过调控液晶分子取向与预拉伸方向的空间夹角,控制形变路径精准编程,实现预应变释放驱动2D薄膜自组装成复杂3D结构,温度触发二次变形。

关键观点3: 突破传统曲率限制

通过采用DLP技术和应变场局部编辑技术,实现了复杂的3D到3D形状变形,突破薄膜变形的传统曲率限制。

关键观点4: 生物启发的形色协同变化3D结构与信息加密应用

通过引入热致变色油墨,开发了能在形状与颜色上同步改变的生物启发结构,实现了警戒、求偶及伪装等功能特性。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