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围绕国内生猪市场的猪价波动进行分析。文章指出,在7月初,猪价短暂冲高后因多种因素导致下跌,出现“8连跌”的情况。截至7月12日,全国外三元瘦肉型标猪价格出栏均价下降,多地猪价跌回涨价前水平。文章对南北地区的猪价进行了详细的数据分析,并总结了支撑猪价下跌的逻辑分析。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猪价波动情况
7月初,猪价短暂冲高至15.4元/公斤后下跌,出现“8连跌”的情况。截至7月12日,全国外三元瘦肉型标猪价格出栏均价下降0.08元,累计下降0.61元/公斤,猪价大降4%。
关键观点2: 南北地区猪价情况
全国南北地区猪价普遍下跌,重点监测的28个地区中,南北猪价下跌幅度较大。全国生猪均价与京津地区相近,全国南北生猪报价在14.15-16.35元/公斤,新疆报价最低,广东报价最高。
关键观点3: 供应端情况
月初,养殖端缩量拉涨以及二育入场支撑猪价。近期,生猪出栏节奏恢复,市场心态转强,供应能力逐步改善。机构预测未来适重生猪供应能力充足,但本月受天气炎热影响,养殖端中大猪出栏积极性较高。
关键观点4: 需求端情况
受高温天气影响,国内肉类需求处于淡季,主流屠企以订单开工为主。受内销以及城市刚需不足影响,批发市场白条走货不畅,部分屠企有被动入库操作,消费掣肘压力较为明显。
关键观点5: 未来走势预测
短期内二育支撑不足,猪价以窄幅下降为主,标猪价格或将逐步回落至14.5元/公斤左右。但由于集团猪企出栏计划减少,市场看涨后市的心态尚存,此番猪价下跌或难持续,进入7月中下旬后,受情绪引导,猪价仍有一轮上涨的预期。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