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电化教育研究
《电化教育研究》由中国电化教育研究会与西北师范大学主办,创刊于1980年,是我国教育与电教界的学术理论园地和权威性刊物,素有“中国电化教育理论研究基地”之称誉,是国家级学术刊物,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电化教育研究

科教协同促进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意义、现状与路径

电化教育研究  · 公众号  · 教育  · 2024-09-29 09: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探讨了科教协同的内涵、意义、实践现状以及促进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科教协同被视为推动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策略,通过协同育人、优化教育资源、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等方式,为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提供支撑。文章指出,科教协同体现在育人模式、人才培养体系、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与资源研发、社会力量整合五个方面,并提出了协同非正式场域育人、优化教育衔接、聚焦教师终身教育、协调校内外课程发展、打破多主体协同藩篱等路径来进一步提升科教协同效果。科教协同有助于构建大科学教育新格局,为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科教协同的内涵和意义

科教协同是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抓手。它旨在推动科技与教育双向促进,构建以科技创新驱动教育变革、以教育创新支撑科技发展的机制。

关键观点2: 科教协同的实践现状

当前科教协同实践主要体现在育人模式、人才培养体系、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与资源研发、社会力量整合五个维度。通过协同非正式场域育人、优化科学教育大中小衔接、聚焦科学教师终身教育、协调校内外课程共同发展、打破多主体协同藩篱等路径,可以进一步提升科教协同效果。

关键观点3: 科教协同的发展路径

科教协同的发展路径包括协同非正式场域育人、优化科学教育大中小衔接、聚焦科学教师终身教育、协调校内外课程共同发展、打破多主体协同藩篱。这些路径将促进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构建各类主体共同投入、协同参与的“大科学教育”新格局。

关键观点4: 科教协同的意义

科教协同不仅有助于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支撑高效衔接的科学教育体系,促进科学教育育人模式创新,还有助于弘扬科学精神,引领科学文化风尚,提高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和认知。

关键观点5: 结论

科教协同对于促进科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是面向未来、赋能新质生产力持续增长的必由之路。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新时代科教协同的重要意义,将科学教育视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伟大事业,统筹并充分利用社会科技资源,聚焦创新人才培育,推动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