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奥KA姆剃刀

知名ASIC专家交流

奥KA姆剃刀  · 公众号  ·  · 2024-12-15 22:2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位在知名AI ASIC公司工作专家的观点,涵盖了AI加速器发展、AI模型性能提升、GPU与定制AI ASIC芯片对比、测试时间计算、分布式AI计算等方面的内容。专家指出定制AI ASIC芯片更适合AI工作负载,AI加速器的开发正在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运营商、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等领域推进。同时,AI模型性能提升趋于平稳,硬件创新是未来的关键挑战之一。此外,文章还涉及GPU利用率问题、训练与推理情况、数据中心提供商和边缘设备的状况,以及中国和美国公司在AI领域的不同策略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AI加速器发展及趋势

AI加速器的开发正在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运营商、新兴的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和老牌半导体公司三个领域推进。AI加速器的采用曲线将比GPU快得多,其性能远超GPU。异构计算将成为主流。

关键观点2: AI模型性能及相关挑战

专家指出AI模型性能提升正在趋于平稳,出现收益递减的情况。硬件创新是未来的关键挑战之一。当前追求的关键目标包括提高每秒标记数、减少首个标记的生成时间以及提高基于思维链推理的准确性。

关键观点3: GPU与定制AI ASIC芯片对比

虽然GPU非常适用于通用的高计算量应用,但定制AI ASIC芯片更适合AI工作负载。这是因为AI ASIC的硅片设计采用了全新方法,其内存架构能够解决GPU中可能出现的挑战。

关键观点4: 测试时间计算及问题

专家认为测试时间计算在未来不会成为常态,只是解决准确性问题的一种变通方法。测试时间计算在较大模型中会产生高昂的成本和延迟。

关键观点5: 中国及部分美国公司在AI领域策略的不同

中国的人工智能公司大多采用横向扩展的方法,计算密度会较低但覆盖范围更广。某些美国公司如Groq和Cerebras也采用这种方法并进行横向扩展,但它们也有纵向扩展的选择。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