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供应链金融

国企如何实现数据资产的增值与流通?

供应链金融  · 公众号  · 金融  · 2025-06-13 22:34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梳理了国有企业在数据资产领域的探索成果,从数据资产入表及数据交易两方面进行阐述。随着《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实施及《“数据要素 X” 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发布,数据资产入表从政策构想走向规模化实践。文章分析了国企数据资产入表现状、融资模式与运营挑战、数据交易市场特征等关键点,总结了国企在数据资产化进程中的成果和挑战,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国企数据资产入表现状

国有企业参与数据资产入表的案例超过160个,呈现出系统性布局与快速推进的特点。地域分布上,山东省的国企数据资产入表数量最多,华东地区整体表现领先。核心布局思路是依托传统业务领域,推动数据资产的确权、治理及价值转化。

关键观点2: 数据资产融资模式与运营挑战

已入表的国企中,有72家实现了融资,融资方式以授信和质押融资为主。但融资规模普遍较小,反映出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深层制约,如价值评估体系缺失和资产运营能力不足。国企需推动数据从资源化向资产化、资本化的跨越,探索数据资产作价入股、数据信托等创新模式。

关键观点3: 国企数据交易市场特征

国企数据资产挂牌交易呈现地域选择上的就近原则和经济发达地区的领先优势。应用领域分布反映了产业资源与数字化战略的协同逻辑,金融服务和交通运输类产品挂牌数量领先。数据产品的定价模式多元化,由数据特性和应用场景决定。数据要素交易已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国有企业成为数据交易市场的重要力量。

关键观点4: 总结与展望

经过系统性探索与布局,国有企业在数据资产化和市场化配置进程上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仍面临数据资产价值评估标准未统一、资源转化效率有待提高等挑战。未来需完善制度框架,构建数据资产评估体系,深化市场生态建设,激发多元主体参与,推动数据要素在创新应用和产业融合中释放更深层价值。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