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基层麻醉网

麻醉手术后患者发生躁动,究竟是怎么回事?该如何处理?

基层麻醉网  · 公众号  · 医学  · 2024-08-16 19:38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分享了一例麻醉苏醒期躁动患者的麻醉管理,介绍了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表现、高危因素、发生机制、不良影响和处理措施。同时,文章还讨论了如何评估安全拔管指征和患者可以安全出室的标准。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麻醉苏醒期躁动是一种常见且高发的并发症,需要及时制止,避免出现自我损伤的行为,甚至危及生命等不良后果。

患者表现包括不安、定向障碍、兴奋、无目的运动、对指令无应答等,同时可能伴随生命体征异常。

关键观点2: 儿童和成人出现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因素和发生机制不同。

儿童的高危因素包括学龄前、无手术史、术前焦虑等,而成人的高危因素则包括年龄、性别、肥胖等。发生机制涉及术前焦虑、吸入麻醉药未清除完全、大脑皮层的信息整合方面的缺陷等。

关键观点3: 处理麻醉苏醒期躁动需要针对原因进行处理,包括术后疼痛、麻醉药物残留、低温等。

处理方法包括全身应用麻醉性镇痛药、局部神经阻滞、患者自控镇痛PCA技术、使用丙泊酚等预防和治疗苏醒期躁动的药物,以及注意保暖等。

关键观点4: 评估安全拔管指征和患者可以安全出室的标准也很重要。

需要确保患者意识清醒、呼吸道通畅、生命体征平稳等,符合拔管条件者方可进行拔管操作。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