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组胺H1受体拮抗剂合理应用专家共识》,重点阐述了组胺H1受体拮抗剂在多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荨麻疹、变应性鼻炎、变应性结膜炎和特应性皮炎中的应用。文章详细描述了不同疾病的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荨麻疹治疗
二代组胺H1受体拮抗剂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一线药物,需每天规律用药。标准剂量治疗无效时,可联合其他组胺H1受体拮抗剂或增加药物剂量,但需注意超说明书剂量使用需获得患者知情同意书,并对特定患者如心脏疾病史、合并用药史者慎重使用。治疗完全控制症状后,需维持3至6个月后逐步减停。
关键观点2: 变应性鼻炎治疗
间歇性变应性鼻炎或轻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可使用口服二代组胺H1受体拮抗剂单独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建议与鼻用激素联合治疗。治疗疗程不应少于2周,季节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需在花粉季前开始预防性治疗。
关键观点3: 变应性结膜炎治疗
对于急性期轻中度变应性结膜炎,推荐使用具有双重作用机制的滴眼液治疗。严重或频发者可联合口服二代组胺H1受体拮抗剂。第一代组胺H1受体拮抗剂可能加重闭角型青光眼的症状。
关键观点4: 特应性皮炎治疗
特应性皮炎需要长期治疗,外用糖皮质激素是一线治疗。口服组胺H1受体拮抗剂可用于瘙痒的辅助治疗。伴有睡眠障碍的患者可短时间使用第一代组胺H1受体拮抗剂,但不推荐长期使用、外用或单独使用。
关键观点5: 其他疾病中的应用
组胺H1受体拮抗剂还广泛应用于多种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辅助治疗,如严重过敏反应、部分瘙痒症、银屑病和轻症药疹等。在紧急救治严重过敏反应时,首选肌内注射肾上腺素;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可联用系统性糖皮质激素与组胺H1受体拮抗剂进行症状控制。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