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了涡扇10发动机从歼-16移植到歼-20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包括发动机全权数控系统(FADEC)的控制问题,以及收敛扩散喷管、进气道控制、飞火推一体化的技术细节。文章指出移植过程中需要调整控制参数,但不存在架构上的大改,因此不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初步作战状态。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涡扇10发动机移植到歼-20的挑战
涡扇10发动机在移植到歼-20时,主要涉及发动机本身的控制、进气道控制以及与飞火推的交联控制。需要调整控制参数以适应新飞机的动力学特性和发动机适配性,但不存在架构上的大改。
关键观点2: 发动机全权数控系统(FADEC)的作用
FADEC是发动机控制系统的核心,具有控制发动机各项参数的功能。在移植过程中,FADEC的控制律需要进行微调和优化,以适应新飞机的要求。
关键观点3: 收敛扩散喷管、进气道控制与飞火推一体化的技术细节
收敛扩散喷管是超音速飞行的关键,进气道控制与飞机紧密相关。飞火推一体化是战斗机飞控、火控、发动机控制的高度交联,可以提高作战效率。在移植过程中,需要针对新飞机的要求调整这些系统的控制参数。
关键观点4: 软件环境对硬件互动的影响
软件环境使得硬件的互动虚拟化了,硬件是功能性的存在,具体硬件反而“透明”了。这也使得部件更换和升级更加容易。在涡扇10从歼-16移植到歼-20的过程中,软件环境的这种作用有助于加快移植进程。
关键观点5: 移植过程的耗时
文章指出,涡扇10从歼-16移植到歼-20的过程中,虽然需要调整控制参数和进行一定的验证工作,但不存在架构上的大改,因此不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初步作战状态。具体耗时取决于研发进度和试验验证的结果。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