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药经济报
《医药经济报》是CFDA南方所主办、全国公开发行的专业报刊,1980年创刊,与中国医药经济全球化历程同步,解读全球产经数据,引领主流思维创新。以办中国最好的专业报为宗旨,旨在成为产业的良心和脑袋,为促进公众健康及医药发展提供智库解决方案。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医药经济报

AZ新架构、BMS探索自免NewCo,MNC中国区经营逻辑蜕变

医药经济报  · 公众号  · 药品  · 2025-07-29 18:34
    

主要观点总结

阿斯利康(AZ)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报,中国区收入35.15亿美元,增长5%。同时,AZ宣布生物制药业务板块进行重大架构调整。跨国药企在中国动作频频,包括罗氏、诺华、默克的高管人事变动以及新药研发和生产布局的调整。这些动作反映了跨国药企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以及适应中国市场多元化需求和提升运营效率的战略决策。同时,其他跨国药企如BMS、GSK也在进行战略调整,与本土企业合作深化,共同开发创新药物。这些变化标志着跨国药企在中国的经营逻辑正在转变,从单纯的产品引进和销售,向深度的研发合作、资源共享转变。此外,跨国药企还在通过高管团队建设、组织架构调整等,加强或补足自身在中国的业务。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阿斯利康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报,中国区收入增长5%,并宣布生物制药业务架构调整。

阿斯利康成立新架构,包括呼吸生物制剂及自体免疫事业部和呼吸吸入事业部,以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多元化需求和提升运营效率。

关键观点2: 跨国药企在中国市场频繁动作,包括高管人事变动和新药研发、生产布局的调整。

这些动作反映了跨国药企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以及适应中国市场多元化需求的战略决策。

关键观点3: 其他跨国药企如BMS和GSK也在进行战略调整,与本土企业合作深化。

BMS成立自免NewCo,GSK与恒瑞合作开发创新药物,这些合作展示了跨国药企在中国市场的开放合作态度。

关键观点4: 跨国药企在中国市场的经营逻辑正在转变。

从单纯的产品引进和销售,向深度的研发合作、资源共享转变,反映了跨国药企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和战略部署。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