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的概念、通信方式、实践应用以及本地化部署。mcp允许大语言模型调用外部工具,使得模型升级成为智能体Agent。mcp协议采用客户端-服务器的分布式架构,分为客户端、服务器和资源三个部分。mcp工具可以通过stdio或流式HTTP协议部署,并可以被大模型调用。文章通过示例展示了mcp工具的开发和部署,并演示了使用vllm本地化部署qwen系统模型与mcp工具的交互。最后,文章展示了如何使用本地模型与mcp进行交互,以查询北京天气和贵州茅台股价为例。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mcp的概念
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允许大语言模型调用外部工具,使其升级为智能体Agent。
关键观点2: mcp的通信方式
mcp采用客户端-服务器的分布式架构,分为客户端、服务器和资源三个部分。mcp工具可以通过stdio或流式HTTP协议部署。
关键观点3: mcp的实践应用
文章通过示例展示了mcp工具的开发和部署,并演示了使用vllm本地化部署qwen系统模型与mcp工具的交互。
关键观点4: mcp的本地化部署
文章展示了如何使用本地模型与mcp进行交互,以查询北京天气和贵州茅台股价为例,说明本地的模型已经与mcp进行了交互。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