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供应链电子债权凭证和供应链票据的相关知识。包括电子债权凭证的背景、政策支持和市场现状,供应链票据的推出背景、发展现状及与电子债权凭证的关系,以及相关的会计处理方式。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供应链电子债权凭证
电子债权凭证是数字化应收账款债权,伴随供应链金融而生。政府政策鼓励商业银行、供应链核心企业等建立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市场上有三类电子债权凭证平台,包括核心企业自建平台、第三方服务平台类和金融机构自建平台类。
关键观点2: 供应链票据
供应链票据是上海票据交易所探索将票据嵌入供应链场景推出的。其是一种企业通过供应链票据平台签发的电子商业汇票。截至2023年末,供应链票据业务的累计总量已突破4400亿元,服务了多条产业链,适应各类灵活复杂的供应链场景。2022年11月新修订的《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将其定性为电子商业汇票。
关键观点3: 电子债权凭证与供应链票据的关系及会计处理
大型供应链核心企业或金融机构建设的电子债权凭证平台,在接入供应链票据平台后,其签发的电子债权凭证即被视为供应链票据,等同于电子商业汇票。不属于供应链票据的电子债权凭证,根据其业务模式,应在“应收账款”或“应收款项融资”项目中列示,并遵循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