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草原云 北方新报

“小朋友,借你的电话手表用一下,我的手机没电了”

草原云 北方新报  · 公众号  ·  · 2025-07-20 11:19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报道了暑假期间青少年上网时间增加,网络诈骗犯罪分子也增多,全国各地已有不少学生遭遇不同类型的电信网络诈骗,造成财产损失。文章还详细描述了四种针对学生群体的网络诈骗方式和相关案例,包括电话卡盗窃、冒充警察诈骗、兼职发诈骗短信、购买游戏装备诈骗等。同时,也介绍了反诈中心提出的反诈“护身符”原则和铁律。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青少年在暑假期间网络诈骗风险增加。

随着学生暑假时间的增长,网络诈骗犯罪分子也开始活跃,针对青少年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造成财产损失。

关键观点2: 电话卡盗窃案专门针对小学生。

犯罪嫌疑人流窜至学校周边,以借用电话手表等借口骗取小学生电话卡,用于电信诈骗等犯罪活动。

关键观点3: 冒充警察进行网络诈骗的手法层出不穷。

犯罪分子会精准报出受害人的个人信息,威胁其按照指示操作,否则将面临严重后果。这种诈骗方式利用了学生的恐惧心理。

关键观点4: 学生兼职发诈骗短信成为电诈“工具人”。

不法分子以高薪兼职为诱饵,诱骗学生群发诈骗短信,赚取报酬。这种诈骗方式使学生无意识地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帮凶。

关键观点5: 购买游戏装备也存在网络诈骗风险。

犯罪分子通过声称能办理游戏内测资格或提供优惠充值等方式进行诈骗,骗取学生的钱财。

关键观点6: 反诈中心提出反诈“护身符”原则和铁律。

包括不点“免费领”链接、不加陌生好友、不说验证码和密码等原则,以及遇到恐吓立即关屏幕、被威胁立即喊家长等铁律。这些都是防范网络诈骗的有效方法。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