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观察了医院行政成本定额管控/考核现状,助力医院开展相关工作。文章主要介绍了推进动力、难点、定额考核内容、管理策略等方面。随着全成本核算的推进和审计监督的强化,医院需要科学设定定额标准,精准考核行政成本,同时建立奖惩机制,将成本节余与绩效挂钩。文章还提到了设备闲置、规模不经济、无效流程等浪费源头的问题,需要建立内审与绩效强绑定的机制,并设立成本节约再投资基金。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推进动力
国家强制推进全成本核算和卫健委的指导手册明确要求,为行政成本分摊提供数据基础。
关键观点2: 存在的难点
定额标准科学性不足、历史数据缺失、数据孤岛阻碍精准考核、奖惩机制乏力等问题是当前医院行政成本管控面临的主要难点。
关键观点3: 定额考核内容
医院行政部门成本定额考核主要覆盖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办公耗材、差旅费、水电能源和资产运维成本等类别,并根据科室职能差异设置针对性指标。
关键观点4: 管理策略
审计重点从财务合规转向运营效能,直击浪费源头。建立内控与绩效强绑定的机制,推动临床主导的成本再投资(CSRP模式)机制突破,实现区域资源协同共享。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