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奇舞精选

大模型应用之RAG详解

奇舞精选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4-12-17 19:4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RAG(Retrieval Augmented Generation,检索增强生成)技术的背景、简介、技术原理与流程,并详细阐述了RAG技术的优点、局限性和应用场景。RAG通过将大规模语言模型(LLM)与外部知识源的检索相结合,利用外部知识辅助文本生成,以提高答案质量和时效性。文章还讨论了RAG的评估体系与指标,包括上下文相关性、忠实度、答案相关性等,以及RAG系统的优化方法,如Query优化、高级检索优化、语义路由和重排序等。RAG技术有助于解决大语言模型在知识生成时的幻觉问题和知识局限性,并提升系统的效率和准确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RAG技术背景与简介

RAG技术最初源于2020年Facebook的一篇论文,旨在解决大语言模型无法利用训练集之外的知识的问题,通过提示(prompt)方式将新知识直接提供给模型。

关键观点2: RAG技术原理与流程

RAG使用来自私有或专有数据源的信息来辅助文本生成,弥补LLM的局限性,包括解决幻觉问题和提升时效性。其流程包括索引、检索和生成三个步骤,结合检索系统和生成模型,能够利用最新信息提高答案质量。

关键观点3: RAG的优点与局限性

RAG的优点包括实时更新检索库、适合动态数据、无需频繁重训、高效利用外部资源等。其局限性在于需要处理外部文本数据时考虑隐私和道德问题,以及可能面临的检索质量问题和增加额外计算资源需求。

关键观点4: RAG评估体系与指标

RAG的评估体系涉及输入、检索到的上下文和LLM生成的回答,通过衡量三元组之间的相关性来评估RAG系统的有效性。评估指标包括上下文相关性、忠实度、答案相关性等。

关键观点5: RAG系统优化方法

RAG系统的优化包括Query优化、高级检索优化、语义路由和重排序等。通过持续评估、优化和迭代,RAG系统性能可以得到显著提升。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