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能源科技战略情报研究团队是中科院从事能源战略情报咨询服务的专业智库,致力于能源知识挖掘与分析,密切跟踪能源战略、科技发展、产业布局等最新进展,为决策层战略决策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高端咨询服务。欢迎联系:energy@whlib.ac.cn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先进能源科技战略情报研究中心

溶剂化结构显著拓宽锂离子电池运行温度范围

先进能源科技战略情报研究中心  · 公众号  ·  · 2025-04-01 17:31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锂离子电池在极端温度下面临性能挑战的现状,清华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合作研究使用锂盐来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通过调节阴离子的种类和浓度来优化溶剂化鞘层和电双层结构,从而拓宽锂离子电池的工作温度范围。文章详细阐述了使用硝酸锂(LiNO₃)作为主盐构建阴离子调控的溶剂化结构和双电层的反应过程,并在极端温度下的性能表现。最后,通过对比不同主锂盐基电解液在极端温度下的电化学性能,验证了LiNO₃基电解液的卓越性能。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锂离子电池在极端温度下面临性能挑战。

目前的锂电池在极端温度下会出现性能下降,传统的宽温电解质设计难以在宽温度下保持溶剂稳定性。

关键观点2: 清华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合作使用锂盐解决极端温度下的界面挑战。

通过调节阴离子的种类和浓度来优化溶剂化鞘层和电双层结构,拓宽锂离子电池的工作温度范围。

关键观点3: LiNO₃基电解液在极端温度下的表现卓越。

LiNO₃基电解液通过构建阴离子主导的溶剂化鞘和EDL区域,有效提高了电池在低温下的容量保持率和高温下的稳定性和循环性能。在-60°C时保持了56.1%的容量,并在80°C下稳定循环了400次。

关键观点4: 该研究为开发高性能、宽温度适应性的锂离子电池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对比不同主锂盐基电解液在极端温度下的电化学性能,验证了LiNO₃基电解液的卓越性能,为解决电解液在宽温度范围内稳定性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