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夕小瑶科技说
这里有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算法的入门指导、科普与深度干货,有小夕的回忆与日常,还有最重要的:萌!气!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夕小瑶科技说

为了一个好评,学者被曝在Arxiv论文里植入“隐形咒语”,给AI“跪了”

夕小瑶科技说  · 公众号  · 互联网安全 科技自媒体  · 2025-07-08 19: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学术圈中出现的新型作弊行为:作者在论文中隐藏Prompt指令,试图影响AI审稿系统的评价。这种指令要求AI只给出正面评价,忽略之前的所有指令,不提及任何负面内容。已有17篇来自8个国家的顶尖大学的论文被发现存在这种行为。谢赛宁教授对此事进行了回应,表明涉事作者为日本学生,他作为导师并未审查全部提交材料,且不鼓励学生这样做。文章讨论了AI审稿的优缺点,指出这是AI时代新出现的灰色地带,人们需要关注AI的局限性和潜在问题,如无法分辨善意请求和恶意操纵。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作者在论文中隐藏Prompt指令,试图影响AI审稿系统的评价。

这些指令非常隐秘,使用白底白字或极小字体插入在论文的任何位置,肉眼无法识别,只有在选中时才会显形。

关键观点2: 已有17篇来自8个国家的顶尖大学的论文被发现存在这种隐藏指令的行为。

这些论文主要来自计算机科学领域,目标受众是可能被用来筛选稿件的AI审稿系统,而非人类审稿人。

关键观点3: AI审稿系统的局限性成为关注的焦点。

人们开始意识到需要关注AI审稿系统的局限性和潜在问题,如无法分辨善意请求和恶意操纵。

关键观点4: 关于这种行为的不同观点。

一些人认为这是学术不端行为,损害学术诚信;也有人认为这是AI时代新出现的灰色地带,是投机取巧;还有人认为论文应该由人类审阅。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