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渭南市考古队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了一件史前红陶宽沿彩陶盆,该彩陶盆表面磨光,沿部用颜料彩绘了双弧线。经过研究分析,初步认定其发现地为一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中晚期遗址。这次发现为深入了解渭南地区的史前文化分布格局提供了实物证据。此外,陕西“四普”旧石器专项调查队员还在渭南市新发现100余处旧石器遗址,这些遗址主要分布在渭北石川河流域和其他几个县(市、区)。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发现史前红陶宽沿彩陶盆
这件红陶盆直径达41厘米,表面磨光,沿部用颜料彩绘了4组双弧线,为深入了解渭南地区的史前文化提供了宝贵实物证据。
关键观点2: 确认遗址为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中晚期
考古人员通过深入研究分析,初步认定彩陶盆的发现地是一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中晚期遗址,遗址范围较广,东西南北长约各100米。
关键观点3: 新发现100余处旧石器遗址
陕西“四普”旧石器专项调查队员在渭南市新发现了100余处旧石器遗址,填补了不少县(市、区)旧石器时代遗存的空白,主要分布在渭北石川河流域和其他几个县(市、区)。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