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21世纪商业评论
《21世纪商业评论》敏感于一切商业新知、商业产品、商业模式和商业英雄,敏感于新公司的新玩意、老公司的新改造、旧话题的新表达、老商业的新颠覆,为您提供最新鲜实用的商业养分。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21世纪商业评论

160亿北京储能新贵,进军电站运营

21世纪商业评论  · 公众号  · 商业  · 2025-08-07 19:37
    

主要观点总结

储能大佬张剑辉与人工智能企业第四范式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拓展后端机会。双方市值合计超过400亿元人民币,合作方戴文渊表示将在“AI+能源”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文章介绍了张剑辉和戴文渊的背景,以及合作公司的相关情况,包括双方的合作内容、公司理念、业务范围等。同时,也介绍了张剑辉的创业经历和海博思创的发展情况,包括其主要收入来源、客户群体和市场布局等。最后,文章阐述了AI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以及张剑辉对未来市场的预测。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张剑辉与第四范式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拓展后端机会。

两家公司在储能技术和AI算法方面的深度融合将带来更高的协同效应和产值。

关键观点2: 海博思创和第四范式的合作是基于双方深厚的技木背景和高度的理念契合。

两家公司创始人张剑辉和戴文渊都是科学家创业,有着丰富的技术经验和深厚的科研背景。

关键观点3: 海博思创借助人工智能提升储能电站的安全性、效率和可靠性。

公司重视电芯数据的采集建模和系统分析,拥有AI+大数据分析的能力,预警准确率高达99.7%。

关键观点4: 海博思创的主要收入来自储能,通过与各大能源集团的合作增加市场份额。

随着政策的变化,公司正加大独立储能项目的拓展与合作,规划储能资产的后端运营布局。

关键观点5: 张剑辉认为AI技术是能源革命的关键变量,通过与第四范式的合作,海博思创将变成既有生产交付体系,又能提供后端资产运营和服务的企业。

这次合作旨在运用AI技术提升储能电站运营能力,搭上智慧能源的快车。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