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分析了央行开启国债买卖日常操作的原因及影响,包括货币政策展望和对投资的影响。央行开启国债买卖是转向价格型调控的必经之路,国债买卖有助于保持收益率曲线正常的向上形态。未来货币政策的空间再次打开,自主性提升。年内剩余月份MLF的到期量较大,叠加政府债迎来融资的阶段高峰,未来仍有进一步释放中长期流动性的必要。宽货币的基调下,年内央行国债买卖可能保持净买入,增加基础货币投放。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央行开启国债买卖日常操作,将成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里程碑,迎来基础货币吞吐新时代。
央行在8月国债买卖的操作方式是买入短债+卖出长债,有助于保持收益率曲线正常的向上形态。央行保持“宽货币”政策意图明显,未来国债买卖可能继续保持净买入。
关键观点2: 央行为何开启国债买卖的日常操作?
第一,丰富基础货币的投放方式;第二,央行开启国债买卖是转向价格型调控的必由之路;第三,货币与财政协同发力的交汇点。
关键观点3: 如何看待央行买入4000亿元特别国债?
央行买入的特别国债较难作为公开市场国债买卖的储备标的。央行未来卖出该笔特别债券的概率依然较低。
关键观点4: 货币政策展望及对投资的影响。
货币政策空间打开,自主性提升。未来仍有降息、降准和国债买卖等货币宽松路径。在宽货币的基调下,年内央行国债买卖可能保持净买入。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