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浪说量化

量化持仓里的“僵尸股”

浪说量化  · 公众号  · 互联网安全 科技自媒体  · 2024-07-19 12:13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讨论了由于各种原因延误发布的关于瑞丰达事件的影响及量化私募持仓中涉及三板股票的问题。文章中分析了量化私募持仓中涉及退市股票的情况,包括其特点、风险以及管理人的应对策略。此外,文章还提及了退市新规对市值退市的影响,以及机构在持仓中存在退市票的情况下如何操作使投资人损失最小化的问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瑞丰达事件引发大规模估值表自查活动。

各家机构资方开始自查产品持仓,发现产品持仓里涉及三板股票最多的是股票量化策略。

关键观点2: 量化私募持仓中的三板股票特点。

这些股票都是A股退市转股到三板的,并非量化管理人主动购买。其共同点是都是由于持仓中的股票退市而不得不被动持有。

关键观点3: 量化私募持仓中退市股票的风险。

随着监管趋严和退市新规的实施,量化私募持有股票满足退市条件而来不及卖出的事件越来越多。规模越大、持仓越分散、风险控制越松、产品存续时间越长的量化私募,踩中退市票的概率就越大。

关键观点4: 面值退市与市值退市的风险。

面值退市的风险在近年来逐渐升高,尤其是春节前微盘股流动性危机爆发后。除了面值退市,市值退市也是退市新规中的新增内容。对于交易类退市,机构需要提前预警并远离可能被戴帽的上市公司来规避风险。

关键观点5: 退市票的处理与影响。

退市票的处理是一个大问题,量化管理人通常选择忽视处理。这次瑞丰达事件让量化管理人的风控模型暴露出问题,更多相关的骚操作也随之浮出水面。包括大额赎回叠加持仓中有即将退市股票的情况,以及产品净值高估等问题。

关键观点6: 与托管机构的沟通。

文章作者与几家头部托管机构沟通了关于私募产品中退市股以及三板股估值的问题。提到对于退市股一般会采取折价或者0估值,而在三板中一般按照交易价格估值,这其中似乎有可以钻空子的地方。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