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一位1岁婴儿因食用未充分加热的流心蛋羹而感染沙门氏菌引发的败血症的故事。文章提醒,食用鸡蛋等食品时需充分加热以杀灭沙门氏菌等微生物,并介绍了如何制作安全的鸡蛋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沙门氏菌感染引发败血症
一名1岁婴儿因食用未充分加热的鸡蛋羹而感染沙门氏菌,导致败血症。沙门氏菌可以通过食物摄入,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菌血症、器官衰竭等。
关键观点2: 任何细菌都可能引发菌血症
任何微生物在任何部位感染后,如果进入血液系统,都可能引发菌血症。细菌引发菌血症需要经历在感染部位定植、繁殖、突破免疫屏障等步骤。
关键观点3: 沙门氏菌的耐热性
沙门氏菌不耐热,70℃以上2~3分钟可以杀灭,但如果在食品中加热不充分,仍可能残留并导致感染。因此,食用肉蛋奶等食品时需确保充分加热。
关键观点4: 无菌蛋和溏心蛋的风险
无菌蛋虽然经过杀菌消毒,但仍可能携带沙门氏菌等微生物,风险较小。但溏心蛋因加热不充分,携带病原菌的可能性较大。免疫力较差的人群在食用时应更加注意。
关键观点5: 如何制作安全的鸡蛋羹
制作鸡蛋羹时,需充分打匀鸡蛋,加入适量的温水和盐,过滤掉气泡,用小火蒸10~13分钟,关火后焖两分钟,以确保鸡蛋羹既滑嫩又安全。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