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肖仲华开讲

学术分享|共同富裕视域下农村金融三重维度的伦理审视

肖仲华开讲  · 公众号  · 金融  · 2025-08-08 00:00
    

主要观点总结

肖仲华的文章探讨了农村金融的伦理审视,基于经济哲学和经济伦理视角,分析了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的价值指向与伦理使命差异。研究发现,商业性金融追求效率与市场公平,合作性金融强调平等与社群救济,政策性金融则兼顾公平与平等。鉴于农业弱质性及农村金融服务的普惠性、政策性本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应确立以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构建以政策性金融履行政府主体责任、合作性金融发挥基层互助功能为主体的‘双核驱动’架构,商业性金融作为市场化补充。研究为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强化其促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伦理自觉提供了理论支撑与路径参考。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商业性金融追求效率与市场公平

商业性金融的制度化起源通常标志为1694年英格兰银行的创立,强调利益最大化原则,推动社会经济规模扩大及经济运行效率提高,但也可能导致社会贫富分化。

关键观点2: 合作性金融强调平等与社群救济

合作性金融源于互助合作思想,主要面向被商业性金融忽视的农村小农与城市手工业者提供金融服务,强调社群本位的平等观。

关键观点3: 政策性金融兼顾公平与平等

政策性金融是为配合国家特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目标,在政府主导下提供的特殊资金融通服务,融合了国家干预理念,兼顾公平与平等。

关键观点4: 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应确立以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

基于农业弱质性及农村金融服务的普惠性、政策性本质,应确立以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构建‘双核驱动’架构,商业性金融作为市场化补充。

关键观点5: 研究为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供理论支撑与路径参考

研究为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强化其促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伦理自觉提供了理论支撑与路径参考。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