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安天集团
安天是引领威胁检测与防御能力发展的网络安全国家队,依托自主先进核心技术与安全理念,致力为战略客户和关键基础设施提供整体安全解决方案。安天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构建端点防护、边界防护、流量监测、导流捕获、深度分析、应急处置等基础能力。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安天集团

端午防五毒——网安科普短片完整解说词

安天集团  · 公众号  · 互联网安全  · 2025-06-03 15:20
    

主要观点总结

这篇文章介绍了网络空间中存在的恶意代码分类及其具体定义和统计信息,包括感染式病毒、蠕虫、木马、黑客工具和灰色软件等。同时,也提到了安天实验室对恶意代码样本的分类方法和相关的研究成果。文章旨在提高公众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强调恶意代码检测能力在网络防御中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感染式病毒通过感染宿主文件进行传播,多数感染对象都是其他的可执行文件。

感染式病毒多数是在上世纪80年代通过软盘扩散传播的,随着主流操作系统的不断更新,文件格式发生变化,病毒的生命周期变短。

关键观点2: 蠕虫是一种自主传播恶意代码,通过通讯信道、存储介质等传播,其感染速度比传统病毒凶猛。

蠕虫的全盛时代来自本世纪初的互联网普及,现在依然存在通过U盘传播等方式在内网扩散。

关键观点3: 木马是一种执行有危害计算机系统的程序,不具备自身主动传播的属性,而是攻击者借助网络攻击方式投放。

木马数量在恶意代码中是最多的,被用于盗取资金、账号、虚拟装备等牟利活动。

关键观点4: 黑客工具是辅助完成网络攻击的恶意程序,运行在攻击者自己的电脑上,用于完成对远程机器的攻击。

黑客工具作为攻击者的“武器”,用于定向攻击、长期潜伏、持续获取各种秘密信息和情报。

关键观点5: 灰色软件是存在于正常软件和恶意程序之间的软件或插件,主要是对用户有干扰或低风险侵害,但不足以构成严重后果的程序。

灰色软件的行为相对模糊,开发者经常干扰安全企业,给安全工作者形成了是否应该查杀处置的难题。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