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海洋精准感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的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李培良教授带领团队使用“信天翁”无人风帆航行器成功穿越了今年第1号台风“蝴蝶”和第6号台风“韦帕”,获取了台风运动时的完整气象、海浪等一手资料,这是我国海洋气象史上的首次。这一成就为深入了解台风内部结构、形成机制及演变规律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助于提高台风预报的准确性和防灾减灾能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海洋无人航行器成功穿越台风眼
李培良教授团队使用“信天翁”无人风帆航行器成功穿越了今年第1号台风“蝴蝶”和第6号台风“韦帕”,期间经受住了最大风力44节的考验,获取了台风运动时的完整气象、海浪等数据。
关键观点2: 台风预报的难题及解决方式
台风预报是一个典型的混沌系统,微小扰动就能引发巨大变化。科学家们尝试利用无人机穿越台风核心区域,但极端海况下很难看到台风运动全貌。“信天翁”主要利用风能驱动,续航能力强,能够大大降低航行器能耗,使能源系统专心为各类传感器“续命”,同时具备出色的抗风能力。
关键观点3: 四年奋斗取得历史性一步
李培良团队在实现这一历史性突破的过程中经历了四年的奋斗,面临了众多技术挑战和难题。从船体制作到让航行器在极端环境中生存下来,团队成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对“信天翁”进行了长达三年的“拉练”,终于使其各项参数趋于稳定,成功穿越台风“蝴蝶”和“韦帕”。未来,“信天翁”还将面临更多极端海气环境的挑战。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