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经
源于《财经》,广于财经。严谨论述与辛辣点评同台,图文与影音共享。有料也有趣,有态度也有温度,有品质也有性格。《财经》新媒体,您掌控的财经。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财经

2025持牌消金罚单关键词:合作业务、催收行为、质价不符

财经  · 公众号  · 财经  · 2025-08-01 12:53
    

主要观点总结

近期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受到监管处罚,涉及合作业务、贷后管理、催收、征信违规等方面。其中,海尔消费金融等8家公司共收到9张罚单。合作业务管控不到位、未自主计算授信额度及贷款定价等问题突出。同时,催收行为不当也成为投诉重灾区。此外,以质价不符的收费项目调节收益分配等问题也引发关注。业内人士认为,严监管趋势将持续,机构需加大自营业务比例,避免类似问题重蹈覆辙。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持牌消费金融行业严监管态势不减,罚单数量增加

今年以来,持牌消费金融行业面临严格的监管,罚单数量超过去年同期。风控、机构合作、金融消保成为当前的重点事项。

关键观点2: 合作业务问题突出,阳光消费金融等涉及合作业务管控不到位

在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的罚单中,涉及合作业务的罚单较多,其中阳光消费金融和宁银消费金融被处罚事由包括合作业务管控不到位。业内人士认为,助贷业务占比高的机构更容易收到罚单,机构需要加大自营业务比例。

关键观点3: 催收行为不当成为投诉重灾区,多家消费金融公司因此被罚

催收环节是消费金融投诉重灾区,海尔消费金融等因催收行为不当被罚。最近软暴力催收有复苏迹象,金融机构需严格禁止威胁、恐吓等手段。

关键观点4: 以质价不符的收费项目调节收益分配问题引发关注

海尔消费金融等公司因以质价不符的收费项目调节收益分配被罚。部分公司通过提供权益服务收取费用,服务价值与收取费用不相符。业内人士表示,这种模式可能面临更严格的监管。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