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drpei

美国儿科学会指南说抗组胺药和多动症发病相关,要担心吗?

drpei  · 公众号  · 医学  · 2025-06-04 15:21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美国儿科学会最新湿疹治疗指南中关于抗组胺药与儿童多动症关系的内容。提到虽然指南指出抗组胺药在特应性皮炎治疗中的有效性证据有限,但有研究显示婴幼儿期接触抗组胺药物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发病相关。文章还提到第一代抗组胺药和第二代抗组胺药的区别,以及国内相关指南的建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抗组胺药在特应性皮炎治疗中的使用存在争议。

文章中提到,虽然镇静类抗组胺药物被用作湿疹的辅助治疗,但其有效性证据有限。且使用抗组胺药物与注意力缺陷症状之间存在关联,但因果关系尚不清楚。

关键观点2: 婴幼儿期接触抗组胺药物与多动症发病相关。

研究发现,婴幼儿期接触抗组胺药物,特别是第一代抗组胺药,可能与多动症的发展存在独立风险。这个结论基于大型保险公司的医疗保健数据和医生的小型回顾性研究。

关键观点3: 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组胺药的区别及建议。

文章指出,第一代抗组胺药具有较强的镇静作用,副作用较明显。对于儿童,尤其是婴幼儿,使用时应谨慎。而第二代抗组胺药长期使用安全性良好,是更优选。国内相关指南也推荐对于瘙痒明显或伴有睡眠障碍的患者可选用二代抗组胺药,但不建议长期使用一代抗组胺药。

关键观点4: 复方感冒药中的抗组胺药成分需关注。

文章提醒,一些复方感冒药中含有第一代抗组胺药成分,如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对于儿童,尤其是6岁以内的幼儿,应避免使用这些非处方的感冒、止咳药。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