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京师心理大学堂
京师心理大学堂,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京师心理大学堂

如果大家“不喜欢”我,就真的真的太糟糕了 | 社交焦虑者的情感预测

京师心理大学堂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25-01-16 20: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情感预测(affective forecasting)的概念,人们会高估未来事件的情感反应强度和持续时间,这种现象被称为影响偏差(impact bias)。文章还探讨了社交焦虑与情感预测的关系,高社交焦虑的人在情感预测上存在的困难,以及可能的干预方法。此外,文章还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社交焦虑的原因,如认知加工偏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情感预测(affective forecasting)

人们会高估自己对未来事件的情感反应强度及持续时间,这种现象被称为影响偏差(impact bias)。

关键观点2: 社交焦虑

社交焦虑是一种在社交场合中感到不舒服、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可能伴随着消极的自我认知和回避社交场合的特征。

关键观点3: 情感预测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高社交焦虑的人在情感预测上表现出困难,难以准确预测自己在社交场合中的情绪体验,可能会过度预测积极和消极的情感反应。

关键观点4: 认知加工偏差

社交焦虑与认知加工偏差有关,例如夸大负面结果的可能性或对模糊情境做出消极解释。

关键观点5: 研究方法与结果

研究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情感预测偏差与社交焦虑的关系,发现高社交焦虑的人更难从预测失误的经历中“吸取教训”,并且会过度预测自己的积极情感,导致对社交互动的恐惧与回避。

关键观点6: 干预方法

尝试通过正念、降低期待等方法帮助社交焦虑患者接受和吸收信息,减少预测偏差带来的影响。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