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浙商银行FICC
“浙商银行FICC”由浙商银行资金营运中心主办,展现本行对固定收益、信用、外汇、贵金属与商品等市场的研究与解读,以期更好地参与市场、服务客户。全国统一服务电话95527。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浙商银行FICC

穿透流动性迷雾:地方债配置的“防御盾”与“弹性矛”

浙商银行FICC  · 公众号  · 金融  · 2025-06-13 09:26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与地方政府化债深化推进的背景下,中国地方债市场的新一轮扩容周期。文章详细阐述了地方债的发行规模、流动性改善、价值凸显、投资者结构变化、利差变化、区域选择以及长期限发行定价市场化提升等方面的内容。文章指出,地方债凭借其“准主权信用+区域经济溢价”的双重属性,正成为金融机构配置的“防御盾”与“弹性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地方债市场迎来新一轮扩容周期,发行规模预计达到10万亿元左右。

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与地方政府化债深化推进的双重背景下,地方债的发行规模继续提升。

关键观点2: 地方债流动性整体改善,价值逐步凸显。

地方债换手率逐步提升,市场行情表现相对滞后,但近年来有所改善。货币政策对地方债债券市场流动性有影响,存款准备金率和逆回购利率的下降会提升地方债券换手率。

关键观点3: 投资者结构变化,丰富市场流动性。

随着地方债市场的发展,券商、基金等交易型投资者对地方债的持仓比例显著提升,为市场注入了更多的流动性。

关键观点4: 利差成为长期限地方债的“防御盾”。

长期限地方债与国债的利差持续走阔,显示出其配置价值的上升。

关键观点5: 通过区域选取增加地方债配置弹性。

部分区域因经济基础扎实、政策支持明确或发行节奏优化,呈现出流动性与配置价值的双重优势,投资者可结合区域债务管理能力等因素动态调整区域配置权重。

关键观点6: 长期限发行定价市场化提升,提供较好的博弈机会。

地方政府债券一级市场发行定价市场化程度提升,为投资者提供较好的博弈机会。银行、保险等配置型金融机构可在一级市场参与认购。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