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气象学家
【气象学家】公众号平台为您解读最新气象科研进展、分享气象实用编程技巧、追踪气象即时资讯。欢迎加入气象AI和Python交流群以及气象博士群!与5W+的专业人士一起交流互动!
购买VIP
TodayRss-海外稳定RSS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气象学家

南通大学白鹤鸣副教授在JGR-A发表空气质量观测站点空间代表性研究成果

气象学家  · 公众号  · 科技创业 科技自媒体  · 2025-09-28 23:39
    

主要观点总结

白鹤鸣副教授等人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分析中国空气质量观测站点空间代表性的长期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因子。研究基于中国高分辨率空气污染数据集,针对多种污染物,评估了国控站点空间代表性的长期变化趋势,并探讨了相关不确定性。研究还发现应优化当前的空气质量观测网络以提升空间代表性表现并减少冗余重叠区域。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研究背景与重要性

随着空气质量和观测网络的变化,评估站点空间代表性及其长期变化趋势对于污染暴露评估和空气质量模式验证等应用至关重要,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国家。

关键观点2: 研究方法与数据集

该研究使用中国高分辨率空气污染数据集中的逐日污染物浓度数据,针对多种污染物,评估了中国国控站点空间代表性的长期变化趋势。

关键观点3: 主要发现与结果

随着国控站点数量的增加,站点的空间代表性覆盖面积分别增长了89%(PM 2.5)、149%(PM 10)和2190%(O 3)。尽管站点数量增加是这些变化趋势的主要驱动因素,但其影响在不同时期表现各异。研究还表明,站点空间代表性在污染暴露评估和空气质量达标评估中具有优势。

关键观点4: 研究的意义与影响

这项研究不仅提供了有关中国空气质量观测站点空间代表性的重要信息,而且还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代表性的观测站点优化布局方案,该成果发表在了顶级期刊上,并获得了三个国家发明专利。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