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浙里好市监

警惕!比砒霜毒20倍!夏天这3类家常菜藏着“隐形杀手”,快来看看你家有没有

浙里好市监  · 公众号  · 浙江  · 2025-07-13 08: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夏秋季节因食用处理不当的凉菜引发的中毒事件,特别是米酵菌酸中毒导致的死亡是我国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事件的首要死亡原因。文章强调了泡发菌菇、湿粉类食品、发酵食品等的正确处理方法和储存条件,以及中毒后的急救措施。文章还提醒读者夏秋季高温高湿是米酵菌酸活跃期,要注意食品安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夏日凉菜易成“夺命符”——中毒事件频频发生。

夏日凉菜如凉拌木耳、凉皮等,处理不当可能变成致命“毒菜”。中毒事件频频发生,已造成多人死亡。

关键观点2: 米酵菌酸:致命毒素,无特效药。

米酵菌酸毒性强烈,1毫克即可致命。其毒性凶猛,煮不烂、蒸不透,无特效解药。中毒后病死率高达40%-100%。

关键观点3: 三类食物是“重灾区”:木耳、发酵米面制品、湿粉等淀粉类制品。

泡发时间过久的木耳、银耳,放置过久的发酵米面制品,以及存放不当的湿粉等淀粉类制品,容易滋生米酵菌酸毒素。

关键观点4: 中毒信号:从恶心到器官衰竭仅需几小时。

中毒潜伏期多为2-24小时,初期症状像肠胃炎,重症出现黄疸、尿血、抽搐、肝肾功能衰竭。一旦中毒,死亡率飙升。

关键观点5: 如何避免中毒:5招远离“毒食”。

泡发菌菇时间不宜过长;购买湿粉类食品要从正规渠道,查看生产日期和储存条件;自制发酵食品风险大,认准正规厂家产品;储存食物要阴凉干燥;一旦发现中毒要立即催吐并拨打急救电话。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