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南京经开区红枫科技园即将迎来南京邮电大学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学院和人工智能学院的研一新生,这是园区与高校共建的实体化学院。文章介绍了园区与高校的合作背景、共建学院的设施、校企合作项目以及南京经开区的校地融合工作。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校企合作共建学院
南京经开区与南京邮电大学合作共建卓越工程师学院和人工智能学院,并实体化落地在红枫科技园。这为研究生提供了与企业直接接触的机会,实现“沉浸式”育人。
关键观点2: 共建学院设施完善
共建学院位于红枫科技园内,设有研发办公载体和人才公寓。研发办公载体模块化设计,可容纳多人同时科研。园区还为企业配备设施,如咖啡机、会议室和小隔间等。
关键观点3: 校企合作项目增多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与高校合作,学生的科研课题将直接对接企业技术需求。目前已有30多家企业与南邮导师团队结对,实现了技术与需求的精准对接。
关键观点4: 校地融合工作加强
南京经开区与高校的合作越来越紧密,通过互访交流、技术交流和成果对接等方式推动校地融合。同时,南京经开区还通过成立校地融合工作专班、制定行动方案等方式,为企业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