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正商参略
了解财经信息,通往财富之路!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正商参略

这类致癌物,你可能天天拿在手里!赶紧自查

正商参略  · 公众号  · 财经  · 2025-07-14 08:43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提醒消费者关注手机壳的安全性,因为一些配套的手机壳存在安全隐患。文章介绍了手机壳行业的一些潜规则,如使用回收塑料、工业级染料和廉价助剂等问题,以及某些手机壳携带的有毒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文章还提供了选购安全手机壳的建议,包括看材质、认标准和避雷区等,并提醒消费者定期更换手机壳,避免购买气味刺鼻、价格过低的“三无”产品。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手机壳存在安全隐患

一些电商平台上销量靠前的“9.9元包邮”的手机壳被消费者吐槽有浓烈塑料味,这可能是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信号。

关键观点2: 行业准入门槛低

手机壳行业准入门槛极低,许多小作坊为压缩成本,使用回收塑料、工业级染料,甚至违规添加廉价助剂,导致手机壳存在安全隐患。

关键观点3: 有毒物质对健康的危害

塑化剂、多环芳烃、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可能通过皮肤接触和呼吸等途径进入人体,长期接触可能导致各种健康问题,如儿童发育异常、疾病风险增加、精子质量下降等。

关键观点4: 选购安全手机壳的建议

选购手机壳时,应优先选购液态硅胶或TPU材质的手机壳,这些通常无异味且软有韧性。此外,应认准有3C认证、执行国标《手机壳套通用技术要求》的产品。消费者还应注意避免购买外观花哨、毛茸茸还便宜的手机壳,因为它们可能暗藏健康隐患。

关键观点5: 定期更换手机壳

即使购买正规产品,长时间使用后也可能因磨损、老化等原因导致有害物质释放,因此建议定期更换手机壳。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