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伍戈经济笔记
伍戈,经济学博士,研究员。现任华融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曾长期供职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部门,曾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学家。他是刘诗白经济学奖获得者,曾获中国金融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金融图书金羊奖。本平台致力于分享经济思想火花,记录研究心路历程。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伍戈经济笔记

“以价换量”到何时?

伍戈经济笔记  · 公众号  · 财经  · 2024-12-15 22:13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分析了以价换量的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文章指出以价换量是市场调整的自发结果,但同时也是微观主体面临需求收缩的被动反应。这种现象不仅体现在内需行业,还扩展至外需领域,甚至反映在整体劳动力市场上。文章还探讨了为何这种现象普遍存在,是微观症结还是宏观问题,以及未来能否扭转。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以价换量是市场调整的自发结果,同时也是微观主体面临需求收缩的被动反应。

文章指出,以价换量现象的出现是市场和微观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市场调整导致价格调整以适应需求变化,而微观主体则面临需求收缩,被迫通过降价来稳定产量和销量。

关键观点2: 以价换量现象普遍存在于各行业,甚至扩展到劳动力市场上。

文章通过数据图表展示了以价换量现象的广泛性,约62%的工业行业通过降价实现产量稳定,劳动力市场在人均收入趋缓背景下,周工作时长持续抬升至历史高位。

关键观点3: 扭转以价换量现象需要超常规政策,包括逆周期调节和公共资金介入地产市场。

文章认为,要扭转以价换量现象,需要采取超常规政策,包括逆周期调节和真正意义的公共资金介入地产市场。此外,还需要对“问题资产”进行处置,以解决地产不良风险。

关键观点4: 展望未来,扭转以价换量的内卷格局并非易事,需要超常规总需求政策和房地产纾困。

文章提醒,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摆脱以GDP平减指数为代表的价格负增长、扭转“以价换量”的内卷化格局并非易事。需要超常规总需求政策和房地产纾困措施来应对。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