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图书馆
1、 供读者检索上海图书馆馆藏书目;\x0a2、 借图书的读者进行图书的续借;\x0a3、 供上海市民进行网上读者注册认证;\x0a4、 供读者查询图书馆提供的活动与展览信息;\x0a5、 对读者进行参考咨询服务。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上海图书馆

农业黑科技:旱地长水稻,节水50%以上,已推广到非洲!首席科学家揭秘讲座正在热约

上海图书馆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农业  · 2025-06-19 21:14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节水抗旱稻的相关内容,包括其特点、种植情况、历史背景、研究成果以及新书发布会的相关信息。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节水抗旱稻的特点和种植情况

节水抗旱稻具有高产、优质、抗病虫害、耐高低温、节水、抗旱、易种等特点,在我国大范围种植,年种植面积达500万亩,累计种植面积超过3000万亩。在20多个“一带一路”国家也在示范推广。

关键观点2: 节水抗旱稻的历史背景

介绍了节水抗旱稻的起源,包括传说和考古发现,强调水稻的驯化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现与发明。同时提到陆稻可能才是栽培稻的最初形态,而节水抗旱稻是近年来才重新引起人们关注的。

关键观点3: 节水抗旱稻的研究成果

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通过近10年的研究与探索,首次提出了节水抗旱稻的理念与培育策略。团队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此外,罗利军的团队还在植物学国际权威期刊上发文,提出水稻“蓝色”革命观点。

关键观点4: 新书发布会的信息

新书《节水抗旱稻的故事》发布会将介绍节水抗旱稻的产生与发展,普及节水抗旱稻的科学知识。活动包括科技成果展示、短片放映、主旨报告、圆桌对话等环节,参与者可体验节水抗旱稻衍生产品,并有机会向嘉宾提问和交流。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