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智能文献学系列通识课程第二讲的内容,主要围绕AI如何赋能人文研究以及AI提示词工程在其中的应用。课程以古籍整理、文本分析等人文学科重要任务为案例,讲解AI提示词工程的帮助,了解AI行业现状、底层原理、AI工具使用技巧。包括主讲人介绍、课程时间轴、内容重点以及课后作业。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课程内容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解AI如何赋能人文研究,通过提示词让AI高效精准地辅助研究工作。以古籍整理、文本分析等人文学科重要任务为案例,介绍AI提示词工程对人文研究的帮助。
关键观点2: 主讲人介绍
主讲人为刘姝然,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现任月之暗面(Moonshot AI)产品经理,负责Kimi智能助手的产品规划与设计,曾参与数字人文中心的多个项目。
关键观点3: 课程主要内容与时间轴
课程内容包括AI在人文学科中可以解决的任务、提示词工程的意义、如何写出符合预期的提示词、评估输出效果的方法以及写prompt的技巧分享。时间轴为01:14、08:34、14:24、17:12、29:05、35:06。
关键观点4: 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为在各自的学科中,思考适合用提示词工程解决的问题并写一个提示词试试看。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