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华中科技大学黄云辉教授团队在《Nature》期刊发表研究论文,提出了基于液-液界面张力稳定的锂金属电池新策略,解决了锂电池‘三高’难题。该策略通过微乳电解液实现正负极界面动态协同稳定,显著提高电池性能,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发表情况
华中科技大学黄云辉教授团队在全球顶级期刊《Nature》发表了题为“Liquid-liquid interfacial tension stabilized Li metal batteries”的研究论文。
关键观点2: 研究内容
该论文提出了破解锂电池“三高”难题的新策略,即如何实现电池高能量密度下的高稳定和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高稳定性、高安全性)。
关键观点3: 研究团队与合作者
研究团队包括华中科技大学黄云辉教授和袁利霞教授、浙江大学陆俊教授等。共同第一作者包括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纪海锦和向经纬、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研究员李永、浙江大学博士后郑梦婷。此外,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关键观点4: 新策略的关键点
该新策略基于液-液界面张力(γ L–L )的界面调控,发明了一种新型的非均相微乳电解液,实现了对正负极界面协同的动态保护。
关键观点5: 研究成果
采用该策略研制的安时级Li||NCM811软包电池呈现出非常优异的性能,能量密度高,容量保持率高,循环稳定性好,同时抑制了电池在循环过程中的产气,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