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公募基金在二季度的情况,包括股票仓位、港股仓位、主动偏股型基金规模等方面的变化。文章还提到了公募基金资产规模扩张、权益资产和债券资产占比下降等情况,以及资金流向、主题指数ETF规模变化等细节。最后,文章给出了下一阶段操作建议和行业配置层面的建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公募基金股票仓位小幅上涨,但A股仓位下降
主动偏股型基金资产总值基本持平,但股票资产规模较上季度略降,仓位上涨0.1个百分点至87.5%。A股仓位较一季度进一步下降至70.6%,为近10年较低水平。
关键观点2: 港股仓位显著提升,可投资港股的主动偏股型基金的港股配置比例提升1个百分点至28.1%
二季度恒生指数上涨4.1%,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7%,可投资港股的主动偏股型基金增加对港股的配置。
关键观点3: 重仓股配置特征变化,龙头持股集中度下降
主动偏股型基金重仓前100公司重仓市值占比下降,前期回调且估值较低的通信行业获加仓最多。此外,创业板和科创板仓位上升,主板仓位下降。
关键观点4: 行业和主题板块配置有所调整,成长风格分化
通信、金融及国防军工等行业获加仓,食品饮料及汽车减仓。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主题仓位回落,但专精特新主题仓位小幅上升。此外,赛道配置也有所变化,光伏、创新药、军工等赛道获得加仓。
关键观点5: 市场风险偏好可能上升,关注高景气的产业趋势和直接受益市场活跃的板块
若市场获得场外增量资金持续流入,市场风险偏好可能上升。建议关注高景气的产业趋势如AI、创新药、航空航天等,以及直接受益市场活跃的板块如券商、保险等。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