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柴狗夫斯基
宇宙第二反套路、防忽悠、揭秘商业和资本真相的镰刀粉碎机柴狗夫斯基,315干的事,就是我们每天干的事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柴狗夫斯基

点份外卖也被偷偷分期,放贷已经喂不饱互联网巨头了?

柴狗夫斯基  · 公众号  · 互联网安全  · 2025-06-24 11:42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揭示了互联网公司纷纷涉足放贷业务的现状,这些公司不仅在主业上开展放贷业务,还将目标瞄准了用户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外卖、共享单车、电商等。甚至通过隐蔽的手段诱导用户开通分期支付、先用后付等服务,让用户在不自觉中背负了债务。文章批评了这些公司的行为,认为它们为了赚取金融利润,不断设置门槛,损害用户体验。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互联网公司纷纷涉足放贷业务

随着互联网公司的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公司开始涉足放贷业务,无论是电商、外卖、搜索还是旅游等行业,都在开展放贷业务。这些公司通过研发、广告等手段不断扩大放贷业务,甚至将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用网贷包圆了。

关键观点2: 公司采用隐蔽手段诱导用户开通分期支付服务

为了推广分期支付服务,一些公司采用隐蔽手段诱导用户开通。例如,在订单支付时默认勾选分期支付,甚至隐藏其他支付方式。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分期,对此感到不满和投诉。

关键观点3: 放贷业务成为互联网公司的重要利润来源

放贷业务为互联网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一些主业亏损的公司,其放贷业务却能带来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的净利润。为了扩大利润,这些公司不断设置门槛,损害用户体验。

关键观点4: 用户对互联网公司的行为表示不满

用户对互联网公司设置门槛、诱导开通分期支付等行为表示不满。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纷纷吐槽,指责公司贪婪、吃相难看。一些用户甚至因此遭受经济损失。

关键观点5: 互联网公司的放贷业务引发争议和监管风险

互联网公司的放贷业务不仅引发了用户的广泛不满,还引发了争议和监管风险。一些公司的行为可能涉嫌违规操作,为了规避监管风险,它们会在支付方式上设置各种陷阱。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这些公司的监管,保护用户权益。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