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作者李梓新关于非虚构写作的经历和观点。他将在北京举办一场非虚构写作工作坊,探讨非虚构写作的相关问题,如个人风格的展现、情感价值的体现等。工作坊将邀请出版行业的嘉宾,分享非虚构写作的经验和前景。文章还提到了作者的教育背景、职业经历以及他的研究方向和作品。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非虚构写作的重要性
新闻忽略个体,而文学更注重展现个体情感和经历。非虚构文学在写作上受到重视是因为它能同时提供信息价值和情感价值。
关键观点2: 工作坊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工作坊将探讨非虚构写作的文本可能性,如何通过写作练习发掘自己的写作声音,并探索一个自己身上的写作主题。目标是为想在这一出版机会窗口写出自己作品的非虚构写作者们提供指导和支持。
关键观点3: 工作坊的举办地点和嘉宾
工作坊将在北京的一所书店举行,并邀请了出版行业的嘉宾,包括未读编辑小马和小李,他们将分享关于非虚构作品从选题到编辑的全过程。
关键观点4: 导师介绍
李梓新将担任工作坊的导师,他是中英双语非虚构写作者,拥有新闻学和国际公共政策的学术背景,并在非虚构写作领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作经历。
关键观点5: 工作坊的时间和费用
工作坊将于10月25日周六举行,时间为13:00-17:00,费用为399元人民币(包含一杯饮品和一份小食),人数限制在15人左右。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