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视摄影师学会(CNSC)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正式注册的、由中国影视摄影师以及从事影视摄影教学和理论研究的人员自愿结成的学术性的、全国性的、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内蒙古文旅  ·  资讯 | ... ·  12 小时前  
内蒙古文旅  ·  资讯 | ... ·  12 小时前  
今天看啥  ›  专栏  ›  中国影视摄影师学会

朴松日|舞剧的解剖式拍摄

中国影视摄影师学会  · 公众号  · 艺术 设计  · 2024-10-23 18: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详细描述了电影《只此青绿》的摄影指导过程,包括解剖式拍摄的概念应用、拍摄中的取舍、光线色调设计、后期调色、升格镜头的应用、舞蹈动态感的画面表达、与舞剧导演的协作以及遇到的困难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解剖式拍摄的应用

将舞蹈进行深入的剖析,试图剥开每一个动作的外壳,看清它真正想要表达的情绪,是拍摄这部电影的主要摄影手法。

关键观点2: 光线与色调的设计

拍摄过程中用了很多平光和散光,旨在让影片具有中国绘画的感觉,而不是西方油画的强对比感。在后期调色上,希望呈现出清新的感觉,与舞剧本身的特质和中国传统美学相吻合。

关键观点3: 升格镜头的运用

为了强化和夸张写意元素,让观众更清晰地感受到舞蹈的诗意,拍摄中特意采用了升格等技巧。同时,也通过高速机捕捉一些细微的舞蹈动作。

关键观点4: 舞蹈动态感的画面表达

在舞蹈动态感的画面表达方面,摄影指导考虑了如何将摄影机与舞者画面融合。在强调人物关系时,强调演员的动作状态及舞蹈表达。

关键观点5: 拍摄中的困难与挑战

最大的困难在于MOCO拍摄中,演员在没有配乐的情况下进行表演,以及舞蹈与摄影机运行轨迹的匹配问题。需要演员具备极高的专业素养和表演能力,同时也需要摄影师对动作节奏有深入的了解和预判。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