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对“对对碰”直播间进行调查,发现存在商品概率不明、产品质量不好等问题。报告总结了体验调查中的三大问题,包括商品缺少标签、假冒伪劣商品以及未成年人保护不到位。消费者关注食品安全、货真价实等方面。江苏省消保委提醒消费者注意风险,并提出建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对对碰”直播间的互动销售模式火爆,但存在商品概率不明、产品质量不好等吐槽声音。
直播间商家采取新型销售模式,消费者购买盲袋或盲盒,主播在镜头下拆开,碰中可奖励多拆一个。江苏省消保委调查发现商品缺少标签、假冒伪劣商品以及未成年人保护不到位等问题。
关键观点2: 体验调查发现三大问题。
问题一:商品缺少标签,包括食品类和玩具类商品,涉嫌违反《食品安全法》;问题二:存在假冒伪劣商品,体验员购买的迪士尼产品并非正品;问题三:未成年人保护不到位,直播间缺乏有效年龄验证机制。
关键观点3: 消费者关注食品安全、货真价实等方面。
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表示担忧,并关注商品价格。消费者对直播间的不公平或不透明情况有疑虑,如主播或工作人员人为控制“爆率”、商品概率不透明等。
关键观点4: 江苏省消保委提醒消费者注意风险。
消费者在对对碰直播间消费时,应根据自己实际需要下单,注意风险。家长应开启青少年模式,谨慎使用免密支付功能。江苏省消保委建议平台加强监管,主播应遵守规则,保护未成年人。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