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Hollis

一文带你 "看见" MCP 的过程,彻底理解 MCP 的概念

Hollis  · 公众号  · AI 科技媒体  · 2025-05-26 10:02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模型上下文协议(MCP)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包括其设计、功能、以及与其他技术的关系。作者通过实际示例展示了如何在工具中使用MCP,并介绍了不同平台上的MCP市场。此外,作者还讨论了MCP的优点和局限性,并分享了一些关于MCP学习的技巧和个人观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MCP的理论基础

MCP是一个连接AI助手与数据所在系统的开放标准,旨在帮助模型产生更好、更相关的响应。

关键观点2: MCP的组成和优势

MCP遵循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具有动态灵活的特性,能够动态更新功能描述,从而允许客户端适应新的功能。

关键观点3: MCP的过程

在主机上配置MCP服务后,用户输入问题,大模型选择MCP工具,MCP客户端请求MCP服务器,服务器调用工具并返回结果,最后大模型组织答案给用户。

关键观点4: MCP的应用

作者通过ModelScope和Cherry Studio为例,展示了如何在不同平台上使用MCP,并强调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便捷性和重要性。

关键观点5: MCP的局限性和展望

作者讨论了MCP的局限性,如配置方式不够智能、工具稳定性问题等,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解决方案,如场景化开启和关闭、本地模型实现、工具可用性检测机制等。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