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六安市在中医药振兴发展行动计划中的成果和措施。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全市中药材产业发展规模。
六安市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20万亩,年产量21万吨,综合年产值达111亿元,已初具规模。
关键观点2: 中药材种植业稳步推进。
六安市紧扣“十大皖药”主题,推动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实现中药材种植标准化、规范化发展,确保中药材品质稳定、质量可控。
关键观点3: 规范化生产有序推进。
六安市在全省率先以政府办发文推动GAP实施,推进科技化、信息化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推动优质药源基地建设,已有3家企业建成中药材GAP基地,数量居全省前列。
关键观点4: 鲜切中药材率先发展。
六安市出台产地趁鲜切制遴选制度,促进中药材产地加工规范化发展。金寨县成为全国首批产地趁鲜切制试点县区,并建立了试点企业。
关键观点5: 标准化建设不断加强和品牌化效应逐步凸显。
六安市牵头制定多个中药材标准,并被收录到《中国药典》和《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等。同时,加大了中药材品牌培育力度,拥有多个地理标志产品和商标,霍山石斛品牌更是获得了多项荣誉。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