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是管力对诗人、翻译家、评论家黄灿然的深度访谈,涵盖了诗歌的听觉与视觉因素、粤语与繁体字、国际性与地方性、创作状态与阶段、翻译的要义、诗与小说的选择等话题。黄灿然分享了他对诗歌声音、字形、翻译的看法,以及他对诗歌和创作的态度。他强调诗歌是一种幸运与神奇的结合,并认为诗歌的真理存在于丰富而含混的细节中。黄灿然还谈到了他对诗歌形式的偏好,以及诗歌与小说对作家才能的争夺。他选择了专注于诗歌创作,并放弃了写小说的念头。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黄灿然对诗歌的声音、字形和翻译的看法
黄灿然认为诗歌的声音和文学作品中的声音与实际声音不同,是内心声音的一种传达。他对汉字的字形非常敏感,认为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声音。在翻译时,他尽力将听到的声音体现在汉语中,但也会根据语境和需要有所取舍。
关键观点2: 黄灿然对诗歌与创作的态度
黄灿然认为诗歌是一种幸运与神奇的结合,强调诗歌的真理存在于丰富的细节中。他倾向于关注外部世界并写得较为具体,后期发展出趋于抽象性的语言倾向,并认为诗歌的创作状态会随生活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变化而变化。
关键观点3: 黄灿然对诗歌与小说的看法
黄灿然认为诗与小说会互相争夺作家的才能,因此他在早年尝试过写小说后,觉得小说会争夺他的诗歌才能,因此决定专注于诗歌创作,并放弃了写小说的念头。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