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介绍育儿补贴制度及生育支持措施。政策涉及经济、时间、托育服务、妇幼健康服务、教育以及住房等方面的支持。国家卫生健康委介绍了政策背景和具体内容,包括育儿补贴、产假、托育服务、医疗保障等方面的措施。地方政策如何与国家政策衔接,地方标准较高的,还能否发放的问题也进行了解答。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育儿支持政策发布
2024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介绍了一系列生育支持政策。
关键观点2: 经济支持措施
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并提高生育医疗费用保障水平,这些措施取得了积极反响。
关键观点3: 时间支持措施
完善生育休假制度,各省(区、市)普遍延长产假至158天及以上,并设立配偶陪产假、父母育儿假。
关键观点4: 托育服务支持
加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推进托幼一体服务,发展多种方式的托育服务,全国托位数已达千人口4.08个。
关键观点5: 妇幼健康服务支持
推进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扩大分娩镇痛服务覆盖范围,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部署全国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全部提供儿科服务。
关键观点6: 地方政策与国家政策的衔接
对于地方已经实施的育儿补贴政策,国家卫生健康委强调要规范有序衔接。对于地方标准高于国家基础标准的,在评估和备案后可继续执行。育儿补贴政策要在地市级层面进行统筹,确保政策的可持续性。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