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举办的财税论坛上,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学助理教授刘瑾关于“Multinational Production and Innovation in Tandem”的讲座。讲座详细讨论了跨国企业生产和创新地点选择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了制造业回归政策的效果。同时,文章还包含了嘉宾刘瑾的介绍。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讲座主题及内容
讲座主题为'Multinational Production and Innovation in Tandem',主要讨论了跨国企业在同一东道国或地区将生产和创新活动结合的做法。论文研究了跨国企业生产和创新地点选择的关键因素,如关税、国内市场和协同效应等。
关键观点2: 讲座时间与地点
讲座时间为6月25日(星期三)上午10:00,地点为明德主楼701。
关键观点3: 嘉宾介绍
刘瑾是一位专注于国际贸易与产业组织研究的经济学家,现任普林斯顿大学IES博士后研究员,并将于2025年秋季加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系任教。她的研究主要关注企业在贸易与创新中的决策行为及其与政策的互动关系。
关键观点4: 活动举办单位
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财政系主办,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研究生会协办。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