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步行的诸多好处,特别是在控制血糖方面的效果。文章引用了航空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方红娟的观点以及《英国运动医学杂志》的研究结果,详细阐述了步行对降低血糖水平的作用机制。同时,文章还提供了关于餐后步行运动的推荐,以及一些步行健康的建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步行的好处
步行可以强健心肺、改善代谢,又能舒缓压力、提升幸福感。并且是最经济、副作用最小、最容易坚持的“天然降糖药”。
关键观点2: 步行对血糖的影响
步行时肌肉收缩和血液流动加速,促使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肌肉细胞,一部分用于提供能量,另一部分转化成肌糖原,有效降低血糖水平。不同速度的步行与糖尿病风险降低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提速步行对控制血糖效果更好。
关键观点3: 餐后步行运动的推荐
无论对健康人还是糖尿病患者,餐后活动对控制餐后血糖的效果优于餐前运动。推荐健康人餐后活动至少15分钟,2型糖尿病患者至少30分钟。保证每天至少30分钟运动的基础上,三餐后各进行一次中低强度运动可能效果更好。
关键观点4: 步行的健康建议
步行速度建议控制在每分钟100步至120步,最佳步幅为“身高×0.45”,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至75%之间。注意姿势、时间、场地的选择,以及根据自身情况控制速度,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效果。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