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法治周末报

“提分课”的那些套路

法治周末报  · 公众号  · 教育  · 2025-07-09 19:13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关于教育机构提分课的诸多问题,包括虚假宣传、套路骗局、消费者权益受损等。文中涉及多个教育机构的提分课程,以及消费者的投诉和维权经历。同时,法律专家也给出了维权建议和相关部门的监管建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提分课存在虚假宣传问题,包括夸大师资、虚构提分案例等。

部分机构通过虚假宣传骗取消费者信任,实际课程质量低劣或与宣传严重不符。

关键观点2: 提分课存在多种套路,包括对赌模式、贩卖焦虑等。

机构承诺提分就收钱,不提分则退款,实则利用概率稳赚。还有机构通过免费试听等诱饵诱导学生购买付费课程,质量却大打折扣。

关键观点3: 提分课存在消费陷阱,包括利用消费贷、诱导未成年人分期付款等。

机构通过看似优惠的名义诱导学生办理贷款,导致部分学生因不了解借款条款而陷入经济困境。

关键观点4: 提分课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维权难度大。

网络教育机构的准入门槛低,监管力量相对薄弱,导致市场上这类课程的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需及时保留证据,通过协商、投诉、诉讼等方式维权。

关键观点5: 专家和相关部门建议加强提分课的监管。

教育、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应建立联合监管机制,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加强资质审核、完善法律法规、强化平台责任、加强消费者教育等。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